一个陌生面孔在弄堂里对电瓶车“格外关注”,警惕的“微格长”立即上报;一场剑拔弩张的家庭纠纷,在“家庭和睦坊”里温情化解;一宗可能影响企业生产的劳资纠纷,被民警提前介入“扑灭”在萌芽状态……近年来,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金山卫派出所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融合“警格+微格”治理,持续推动落实“基层警务前倾、预防前置、服务前移”的“三前”主防工作,将平安建设的触角扎进社区肌理和产业园区。今年以来山西股票配资平台,辖区110警情数、发案数同比分别下降7.4%、20%。
警务前倾,协同作战
“顾警官,昨天弄堂里来了个陌生面孔,在弄堂北面几家居民家门口辗转转悠,还一直盯着电瓶车看,我怀疑……”今年2月,西门街道居民、第五微网格长王先生向派出所反映情况。了解情况后,社区民警顾雪冰迅速行动,依托视频追踪,仅用一天便将嫌疑人沈某抓获,并现场查获了2组被盗电瓶。失主杨大爷直到民警上门才恍然大悟。
金山卫镇域内既有多个动迁安置小区,又有集中老公房住宅,既有城中村,又有连片纯农业村格局,基层治理呈多元化趋势。对此,派出所瞄准平安建设难点和群众关注热点,依托镇“村(居)-网-格-埭(楼组)-户”五级架构体系,吸纳663名微网格长、344位企业家,以及“五老”同志(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组建微格治安队伍,对辖区各类隐患风险开展常态巡防。队伍成立以来,已累计上报治安线索310条,消除安全隐患1400余处,帮助解决群众困难500余起,实现“小网格”托起“大平安”。
据介绍,除了微格治安队伍,金山卫派出所还联合街镇城管、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执法部门,建立了区域联勤联防机制,并依托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和金山卫镇城运中心、碳谷绿湾产业园安防中心,推动基层治理从“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
预防前置,“小事不出埭”
“人民警察为人民,排忧解困保平安!”金康花苑小区的王女士将锦旗送到派出所,言语中充满感激。一年多前,王女士同丈夫朱先生因感情破裂离婚,但双方仍长期居住在一起,今年4月,双方因生活开销及孩子抚养费用问题矛盾再次升级,继而引发肢体冲突。社区民警通过居委会获悉情况后,主动介入,将双方请到派出所设立的“汇鑫亭”家庭和睦坊调解室。经过耐心调解,最终达成协议,前夫同意返回原籍并每月支付抚养费,一场家庭危机得以平息。
类似王女士的家庭婚恋纠纷并非个例。针对这一社会治理难点,金山卫派出所创新组建了“小三员”志愿队,由50名家事巡查员、2名心理疏导员和2名法律援助员构成,以“汇鑫亭”家庭和睦坊为阵地,打造“情法融合”的新型解纷模式。该模式运行以来,已成功化解家庭婚恋纠纷256起,提供心理疏导46人次,推动辖区同类纠纷警情同比下降8.3%。
2025年以来,金山卫派出所不断深化“三所联动”机制,探索“三所+”模式。通过“调解员长期派驻+律师定期坐班+部门预约服务+微格就地调处”的多元组合拳,累计闭环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500余起,化解率高达99.9%,实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埭”。
服务前移,护企发展
“感谢民警提前帮我们化解了务派遣用工纠纷!”碳谷绿湾产业园内一家新材料公司的负责人紧握社区民警谢宝中的手连连道谢。今年1月,该公司因劳务中介资金链断裂,导致10名派遣工人被欠薪,工人情绪激动欲集体维权。民警掌握线索后迅速行动,约谈中介负责人,亮明“挂牌整治”的法律后果,最终督促中介及时支付了拖欠工资,将一场可能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纠纷化解于未然。
作为省级工业园区的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聚集着179家节能环保、绿色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重点企业。金山卫派出所聚焦企业痛点难点,主动前移服务关口,护航地区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金山卫派出所积极落实《金山区促进人力资源市场规范发展试点方案》,细化“4个方面15条举措”,体系化推进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专项行动,累计清退问题机构2家。同时,依托“清朗上海”平台,对辖区13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实行“一店一码”线上登记管理,加强用工全流程监管与服务,推动辖区劳务劳资纠纷警情同比下降30.6%,有力保障了企业的平安稳定发展。
股票网上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